其他
我在美国发放免费食物的故事
1
我听懂了秘书的意思。这些人其实并不贫穷。他们只是“想要”免费的食物,以示对子女有贡献,并不真正“需要”。
可是,救济品是给那些真的没饭吃的人的呀!老人们,你们能不能换一种方式为家庭做贡献呢?我心里问。
2
高档的免费食物等我开始做义工以后,我立刻就明白了,为什么有这么多华人来,而且还是不辞辛劳,从别的城市来的。因为,发放的东西实在是好啊! 1肉类:比如盒装的雪花牛肉片、三文鱼片、鳕鱼、火鸡、火腿、整只的鸡……还有一盒一盒的鸡蛋。鸡和鸡蛋都是cage free(非笼养鸡)。教会专门备有冰柜,随取随赠。(请看下面的照片)。
我第二天特别去询问了捐献食物的商店Trader Joe’s的经理。他说,他保证捐献的食品,都是在有效期内的。
2奶制品及饮料:各种牛奶、奶酪、奶油,以及新鲜的果汁,比如石榴汁、芒果汁、百香果汁……都放在冰盆中保鲜。
这些食品,都是我们市的Trader Joe’s 和Sprouts等商店捐献的。那些商店注重卖健康食品,所以捐献的食物大多是organic,有机的。 也就是说,给贫困家庭的食物,是按照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平准备的。
3
没有身份证的阿嬷教会的秘书说,他们和只说中文的人发生过误会, “ They think we don’t care about them, but we do care about them! “(他们认为我们不在乎他们,其实我们很在乎他们)。所以,“我们很需要你帮忙。” 她话音未落,就遇到一位阿嬷没有带身份证,又听不懂义工说什么。教会义工通常要看一下领取食物者的身份证,登记一下,然后赠送3个环保购物袋,以方便对方领取食物。
阿嬷告诉我,她换乘了好几班公车,花了很长时间,才到这儿的。她看上去像80岁,还扶着四轮的Walker(助步器)。下车后,她还走了很久(我们这儿的公车系统非常不发达)。
我赶快去和义工的负责人说明情况。负责人马上说“没问题,可以让她拿。” 于是我送了3个购物袋给老人家,并嘱咐她下次带驾照或其他证件来。她欣然答应了。 4
我们都误会了“中文”
教会秘书让我翻译“中文”时,她显然不知道,“中文”代表着多少种语言!而我也毫无防备。 结果,一个上午,我遭遇了广州话、潮汕话、客家话、台山话、闽南语、温州话,绍兴话…… 我发现,当我用普通话对华人说:“您可以拿一把香蕉、两捆芦荟、两盒蘑菇……”时,他们基本上眼皮都不抬。 然而,当我努力使用方言时,老人们立刻笑到眉眼弯弯——他们很高兴听到家乡话,同时,也因为我“业务水平”太差了——有一次我嘴里说“3”,却伸出了4根手指。那位阿姨眨着眼睛,极其困惑地看着我。为了弥补对方的精神损失,我于是拿了7根玉米给她(3+4。反正玉米很多)。阿姨接过来了,哈哈大笑着走了。 一个上午,我用十来种语言,服务了几百个人(各个族裔),收获了七八句“谢谢”,以及两句“你辛苦了”。或许很多人觉得,那是他们应得的,不需要感谢别人。
4
5
不开心的事派送食物是在教会的停车场。我随着其他义工,在洛杉矶的骄阳下站了两个多小时,晒得满脸通红。然而我不怕累,却怕有人发脾气。 比如一位阿婆,快到中午的时候才来。她挑蔬菜挑了很久,袋子里装得满满的。最后,她拿起一个菜花,啪一下砸到菜花堆中,带着怒气说:“根本不新鲜!” 我和一个非裔义工,赶快把四处乱滚的菜花抱回来。我对她说:“你下一次早点来,就有更多可选的了。”
其实她不知道,义工们一大早就来到教会,打开所有的东西,一个个地检查。如果看到破了的鸡蛋,或者坏的水果、蔬菜,就挑出丢掉。连小小的樱桃番茄,义工都打开包装盒子,一粒一粒地挑选,以确保大家拿到的都是好的。
互联杂谈多次被消失,防失莲,点此加小编个人微信,朋友圈更精彩!
点下方阅读原文,查看更多互联杂谈精选文章